《轴承》杂志是我国轴承行业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轴承科技及其应用内容 的中文核心期刊。创刊于 1958 年,由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轴承》为月刊, 每月 5 日出版, 国际标准 16 开, 国内邮发代号: 36 -17 , 国外发行代号: 4631 - MO ,
刊号: CN41 -114 8/TH , ISSN1000 -3762 。
《轴承》杂志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 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光盘版) 统计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在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 网, 被《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一、主要栏目
专题综述、产品设计与应用、工艺与装备、测量与仪器、 试验与分析、中国轴 承论坛、计算机实用技术、质量管理与标准化、创新与革新等。
二、来稿要求( 论文格式主要要求及范例见附件 1)
1 、文稿内容应与轴承相关 ,符合科技论文的书写格式 ,用 WORD 文档排版后发 送至: zcb j@sohu . co m 或 zcbjb@163 . co m 。要求字迹清晰, 图表清楚( 写出图表名, 图应为 CAD 绘制),标点符号正确,文字符合 “ 简化字总表 ” ,外文字母书写清楚,易
混字母请加注,上、下角标位置标注清晰。文中使用的物理量、单位及符号必须符合 国家标准, 矢量用黑斜体标记。
2 、稿件字数控制在 8000 字以内 ( 含图表篇幅 ), 不得一稿多投 , 一切侵权事宜 由作者自负。登载来稿时本刊有权删改。 3 个月内通知审稿结果。请自留底稿, 稿件 如不录用, 本刊恕不退稿。
3 、稿件格式顺序 : 题目 , 作者姓名 , 单位、城市及邮编 , 摘要 , 关键词 ( 3~8
个), 正文, 参考文献。并请附作者简介(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 主要 从事工作及 E - mail )、电话及详细通讯地址。题目, 作者姓名单位, 摘要及关键词应 有英文翻译, 内容应与中文一致。
4 、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文后 ,并在文中引用之处标出 ,参考 文献务必著录详尽、准确。
三、注意事项
1 、论文题目要简练、醒目 , 明确体现论文主题 , 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
2 、摘要应简明扼要 , 表达主要论点、内容和结论 , 用第三人称书写。
3 、稿件需注明得到哪一类基金资助 , 并附项目编号。
4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 网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 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未申明者视为无异议。
四、录用稿件的信息反馈
录用稿件在本刊发表后,请作者将论文得奖、引用情况和论文成果在生产实际中 的应用情况及时反馈, 以便本刊了解办刊效果。
五、本刊联系方式
地址: 471039 |
河南省洛阳市吉林路 |
|
电话: 0379 -6 4882996 , 64881567 |
传真 :0379 - 64880057 |
E - mail : zcbjb@1 63 . co m 或 zcb j@sohu . co m
附件 1 |
|
|
轴承杂志论文格式主要要求及范例 |
|
|||
|
|
|
|
|
|
|
|
项目 |
|
|
要 |
求 |
范例 |
||
|
|
|
|
|
|
|
|
页面 |
|
论文纸张 A4,上下页边距分别为 2.54 和 2cm,左右页边距均为 2.3cm,每页 44 行, |
|
||||
|
|
行间距均为单倍行距。正文部分需双栏排版,图、表、公式排不下时可通栏。 |
|
||||
|
|
|
|
|
|
|
|
字体 |
|
除特殊说明外,汉字一律用宋体,英文及数字一律用 Times New Roman |
|
||||
|
|
字体。五号字。 |
|
|
|
|
|
|
|
中文题目用 3 号宋体加粗,居中,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目用 4 |
范例一 |
||||
|
|
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居中,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
|||||
|
|
|
|||||
|
|
中、英文作者署名为 5 号字,单位为小 5 号字,居中; |
|
||||
|
|
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及参考文献的内容 |
|
||||
|
|
均为小 5 号字;但“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 |
|
||||
|
|
章编号”和“参考文献”字样需加粗。 |
|
|
|
|
|
|
|
|
|
|
|
|
|
层次 |
|
层次名称 |
示 例 |
|
说 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号楷体-GB2312,顶格, |
|
|
|
|
1 级标题 |
1 □□……□ |
|
数码后空一个英文字符排 |
|
|
|
|
|
|
|
标题,段前段后均为 0.5 行 |
|
|
|
|
|
|
|
|
|
|
|
|
|
|
|
5 号宋体加粗,顶格,数码 |
|
|
|
|
2 级标题 |
1.1 □□……□ |
|
后空一个英文字符排标 |
|
|
|
|
|
|
|
题,段前段后为 0 行 |
|
|
|
|
|
|
|
|
|
|
|
|
|
|
|
5 号楷体,顶格,数码后空 |
|
|
|
|
3 级标题 |
1.1.1 □□……□ |
|
一个英文字符排标题,段 |
范例二 |
|
|
|
|
|
|
|
|
|
|
|
|
|
|
前段后为 0 行 |
|
|
|
|
|
|
|
|
|
|
|
|
|
|
|
5 号宋体,顶格,数码后空 |
|
|
|
|
4 级标题 |
1.1.1.1 □□……□ |
|
一个英文字符排标题,段 |
|
|
|
|
|
|
|
前段后为 0 行 |
|
|
|
|
|
|
|
|
|
|
|
|
|
└┘(1)□□…□□□…□□…□□。 |
|
|
|
|
|
|
项 |
|
|
项序空两格书写,后续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
|
内容接排,以句号结尾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除“项”外,各层次不能只有标题而无内容说明。 |
|
||||
|
|
|
|
|
|
|
|
公式、图与 |
|
文中公式一律用公式编辑器录入; |
|
|
|
范例三 |
|
三线表 |
|
图、表中文字均为小 5 号宋体; |
|
|
|
|
|
|
|
图名为小 5 号楷体;表名为小 5 号宋体加粗 ; |
|
||||
|
|
三线表:两粗一细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
|
注录格式通常为右上角标[1] [2,4,6] |
[7-9,12] [12-14],文中说明时见 |
范例四 |
|||
|
|
范例中蓝色字,具体规定详见参考文献注录规则 |
|
||||
|
|
|
|
|
|
|
|
范例一
基于电磁轴承支承的转子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
刘宁,张钢,陈长江,高刚,赵志峰 (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轴承研究室,上海 200072)
摘要:以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理论研究为主要目的,在经典 PID 控制理论下,对转子系统进行柔
性分析,得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通过试验调试得到一组 PID 参数,代入上述系统进行分析运算,可求得
转子的临界转速点、对数衰减率,以及振动模态振型等。所提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从试验上得到验证,同
时试验得出的结果也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必要的佐证。
关键词:电磁轴承;电主轴;转子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TH133.3;O31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3762(2009)
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ystem of Electric Spindle Supported by AMB
Liu Ning,Zhang Gang,Chen Chang-jiang,Gao Gang,Zhao Zhi-fe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Bear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theory research of the rotor system supported by active magnetic bearing (AMB) as the main goal, under the classics PID control theory, carries on the flexible analysis to the rotor system, obtains the dynamics equation of the system. Through debugging actual experiments, a group of PID control parameters have been gained, which are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system's dynamics performances such as the critical speeds, the logarithmic attenuation rates, as well as vibration mode shapes and so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theory analysis have been confirmed by the actual experi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the experiment gains make the essential confidence to the theory analysis. All of these done above have ma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next coming non-linear research.
Key words: active magnetic bearings (AMB);electric spindle;dynamics performance
注意: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
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若某一作者属于多个与该文有关的单位,可将其
一并列出;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 韩英铎 1,王仲鸿 1,李古兴 2,相永康 2,黄其励 3,1,蒋建民 3
(1.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 100084; 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武汉
430027; 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沈阳 110006)
如果多位作者属于同一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小写的英文字母,并
在其下级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上相同的小写英文字母。例: 邢茂 1a,张恩娟 1a,叶欣 1b,张林 2
(1.北京理工大学 a.化工与材料学院;b.机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2.南京理工大学 应用
化学系,南京 210094)
如果多位作者属于同一级单位, 阿拉伯数字序号可省略。例: 张坤 a,向文娟 a,高朋芬 b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a.肝胆外科;b.眼科,福州 350025)
1 级标题:楷体 4 号字,顶左端页边距起书写,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
2 级标题:宋体 5 号字并加黑,顶左端页边距起书写,段
前 0 行,段后 0 行;
3 级标题:楷体 5 号字,顶左端页边距起书写,段前 0 行,
段后 0 行
4 级标题:宋体 5 号字,顶左端页边距起书写,段前 0 行,
段后 0 行
范例二
运动产生磨损(腐蚀)磨耗[1] 逐渐减少了轴
1 故障机理分析
承与轴颈间的预压力,而反过来 动
1.1 货车轮对轴承内圈松动产生的原因 |
和磨损磨耗率不断增加,最后终于 |
|
|||
承与轴颈间的松弛状态,使得轴承 |
标注形式 1:单个参考文 |
||||
铁路货车轮对轴承在运行中除了出现 |
|
||||
正常的工作性能。 |
献标注 |
||||
|
|
||||
轴承自身的元件损伤外,还会出现轴承内圈 |
|
||||
1.2 |
摩擦磨损机理 |
|
|||
与轴颈配合松动故障,产生松动的原因有: |
|
||||
|
磨损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中 |
||||
(1) 铁路货车在运行过程中,并不 |
|
||||
表层材料不断损伤的过程,它是伴随摩擦而 |
|||||
总是直线运行,当列车在通过弯道时,依据 |
|||||
产生的必然结果。对机器或机构而言,连接 |
|||||
铁轨特点,外侧与内侧之间有一倾角,其轮 |
|||||
表面的磨损是最典型的损坏形式,是一种复 |
|||||
对轴承所受载荷分布不均,在轴向受力,使 |
|||||
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阐 |
|||||
内圈与轴颈产生相对滑动,继而产生磨损导 |
|||||
述过这些过程,并不同程度的揭示了材料磨 |
|||||
致配合松动。 |
|
||||
|
损的机理,指出了磨损过程的规律性。 |
||||
(2) 轴承在压装过程中,因操作工 |
|||||
|
磨损的分类方法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 |
||||
人人为失误,造成轴承与轴颈配合过盈量选 |
|
||||
同的分类观点,前苏联学者 XpyⅢOB 根据 |
|||||
配不当,在运行中因相对滑动使轴颈尺寸发 |
|||||
摩擦表面的作用将磨损分为三类:机械类、 |
|||||
生变化,导致内圈与轴磨损。 |
|||||
分子-机械类和腐蚀-机械类。根据近年来的 |
|||||
(3) 随着重载运输的发展,轴重在 |
|||||
研究,人们按照磨损机理将磨损划分为四个 |
|||||
不断增加,过去所使用的轴承在维修和运用 |
|||||
类型[2,4,6]:磨粒磨损、粘着磨损、表面疲劳 |
|||||
安全性及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 |
|||||
磨 |
腐蚀磨损[7-9,12] |
|
|||
出来。由于轴颈在轮重作用下会产生弯曲, |
|
||||
|
|
标注形式 3:混合 |
|||
|
|
|
|
||
导致轴承旋转运动时各部 |
|
|
|
标注 |
|
量的相对移动,随着时间 |
标注形式 2:多个非连续参 |
|
|
||
1.2.1 磨损形式的分类 |
考文献标注 |
|
子-机械磨损[13-15] 是分子或原子 |
||
磨损形式的分类方法 |
|
|
用的 |
|
是在材 |
只有专门术语的不同而无实质上的差别,都 |
料摩擦时,产 |
标注形式 4:连续参 |
化学作 |
||
是建立在对磨损过程的主要因素的划分基 |
用。摩擦时各 |
考文献标注 |
起材料 |
||
础上进行的。所有磨损形式,可分为三种, |
微观体积破坏 |
|
|
||
即:机械磨损是由于材料的相互机械作用的 |
1.2.1.1 磨料磨损的机理 |
|